于成龙剧中圈地令怎么回事从哪来的什么时候禁圈
电视剧《于成龙》让大家认识了于成龙这个人,当然一开始的圈地令让老百姓苦不堪言,那这个圈地令怎么回事从哪出的?还有什么时候禁圈的?下面随女人屋的小编来相信看一下。

于成龙
清初的圈地,即指清顺治二年至康熙八年(公元1645-1667年)间,为解决“东来满洲”生计问题在京畿、直隶等地开展的强制性土地分配政策,它与投充、逃人法、剃发、易服一道被学界称为清初“五大弊政”。这一基调被确立后,从学术研究到坊间闲谈都对圈地持批判态度,此事“纯系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掠夺,清朝在所圈土地上实行封建农奴制经营,旨在维护八旗农奴制生产关系,保障满洲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诸如这样的说法近乎成了一种评述的范本。不过,“不明所以但坚信不疑”毕竟不是史学批判应有的态度。
作为农耕文明的典范,土地在中原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位置,《尚书大传》中“各安其宅,各田其田”的社会秩序确乎是千百年来安土重迁的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奢侈的心愿。但显然,最初批准“圈地令”的摄政王多尔衮并没有认识到这点。那么,清初圈地的本质是什么?真的是鼓励八旗兵丁跑马插标、尽情抢夺么?这一政令又是如何产生的?
圈地:江山初定,令出何处?
正在热播的央视开年大戏《于成龙》,剧集开篇即言之凿凿地评价清初圈地:“大江南北,无论有主无主的民田熟地,被随意侵吞,策马圈占。投充者,削籍旗下,沦为奴隶;抗争者,拘捕下狱,论罪施刑。”可翻开《清世祖实录》中所载的 “圈地令”,行文语义却与前述大相径庭,兹摘录如下:
“我朝建都燕京,期于久远,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田地甚多,尔部(户部)可概行清查。若本主尚存,或本主已死而子弟尚存者,量口给与,其余田地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盖非利其地土,良以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无处安置,故不得已而取之……可令各府州县乡村,满汉分居,各理疆界,以杜异日争端。今年从东先来诸王各官兵丁及现在京各部院衙门官员,俱着先拨给田园。其后到者,再酌量照前与之。至各府、州、县无主荒田及征收缺额者,着该地方官查明,造册送部。其他侯给东来兵丁,其钱粮应征与否,亦着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