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替课月入数千 替课现象严重原因分析
近日网上曝出高校学生有偿替课,据了解替课还有中介,事成之后中介需要抽成,这样的做法引起大家的讨论。新闻爆出之后我们才发现很多高校均存在类似现象,替一节课的价格不等,有些替课学生一个月可以收入几千元。针对替课现象专家和网友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起来看下。

假期将近,替课、替考一族格外忙。在替课群中,不时有人喊话找人“替课”“替考”,“本周可替课、男”,也有人喊“公开课可替考”。部分学生或因出去玩,或因未准备考试,花钱雇人替课、替考。替课者称,有些替课的学生每周能替十几节课,月收入数千元。专家认为,学校应该提升管理水平,发现替课替考应从重从严处理。学生也应认识到替课替考的危害性,诚信考试,勿拿前途开玩笑。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高校出现不少替课替考的现象。有学生替别人上课,每月收入数千,替上的课以公共课和选修课为主。替课替考现象还催生了中介,称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人来替课,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专科生替课本科生 月入3000多
早上8点,多个替课群里开始出现替课的供求信息。“专业替课,价格好说。长期的有优惠。”20岁的陈鑫(化名)是一名大专生,从去年开始帮本科生替课。第一次替课,他替高中同学上了一节90分钟的公共课。上课和学生闲聊时,才知道替课大多数是收费的。
为了争取更多替课机会,陈鑫加入十几个替课群。他称,需要替课的人很多,生意不愁,目前替课的行情是,每节课45分钟收50元到100元不等,有些替课的学生每周能替十几节课,每月收入数千元,他自己一个月收入3000多。
替课价钱则与距离和时间相关,比如学校越远价格越贵,课程时间越早价格越贵等,而课上需要做笔记以及需要应对课堂提问等附加项,同样需要额外增加费用。陈鑫称,替课找的大多都是公共课和选修课,“专业课很少有人找替课”。

替课催生中介 一单抽成一半
替课群里还藏有“中介”。中介假装学生入群,四处揽活,再按照“顾客”的具体要求和规定派人,按次抽取佣金。
陈鑫告诉记者,刚做替课时他曾经被利用,为中介赚钱。他称,中介在替课群里假装学生,寻找可以替课的人。“中介很黑,只给行价的一半”,陈鑫说,他低价替过两次课之后,才知道找到需要替课的学生本人,才能保证不被赚取差价。
网友“泡泡”就是一名替课中介,她自称“人脉广”,手下有十多个替课者,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人来替课。从年龄到肤色,甚至戴不戴眼镜,泡泡称,都能找到符合标准的人。她称,自己有正常工作,业余时间替课和分配任务。每单替课的生意,她抽成20元到50元不等。如果替考则抽成更多。

调查
出去玩找人上课 要求“不点名不能走”
记者搜索发现,QQ上有大量校园替课群,群人数也从百余人到近千人不等。群名多为“某某大学替课群”、“北京替课总部”等。替课群涉及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替课信息一发布,就会有群友询问替课具体情况,或者直接转入私聊。
记者加入多个替课群,很快,就发现一名成员在群内发布消息称“下周二早课,谁能去一下?”记者随即询问要求,对方很快发来语音通话,称要找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子,代替朋友到北京建筑大学上两节公共课,一节课50元。
“我们要出去玩几天,赶不回来上课。你记着,不点名不能走,要上到最后”,该名网友还特意嘱咐,“点名的时候最好举手,别喊出来,以免被老师发现”。
按照约定时间,记者来到北京建筑大学里找到相应公共教室,听了90分钟的课程,其间不少学生提前离开,但老师一直没有点名。
六月底,大二学生小海(化名)通过替课群发布消息,询问是否有人可以代替他上周一和周二的课。小海称,临近考试,他也想自己去上课,但自家种的蜜瓜成熟了,他需要回老家帮助父母收瓜,实在没有时间上课。
他称,周一周二共有六节课,其中包括两节早课,最高给250元。在记者要求价高些时,小海称:“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找过替课,两天只需要200元。今年要价高了很多,没有那么多钱。”由于价格没有谈拢,小海称只能求同学帮忙。“同学有时间的话也会帮忙上课,不给钱,需要请客吃顿烧烤就行了。”
除了替课,还有替考消息,图为学生发布的寻找刑法替考者的信息,称很松,可以抄。

替考英语和开卷课 费用100到500不等
在多个群中,记者看到,除了替课外,群里还有大量的替考信息。据网友“专业替课小梅”介绍,替课群体大部分都是在校生和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替课只为赚取外快,到期末,也会有人找她替考,“替人考过刑法,考了92分。”她称,每个月靠着替课,能挣到一千多元。
网友“泡泡”告诉记者,她英语六级,经常替考英语和开卷课。替考费用也从100元到500元一科不等。“统考不行,太严”,她称,曾经被抓到过,被监考老师撵了出来。
另外一名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替课群的网友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毕业大学生,正在找工作,时间十分充裕,兼职替考。他称,普通的开卷考试都能轻松应对。“考不过就退钱”,该网友称本学期已经替考了十多次,从未被发现。

专家说法
替考替课行为失信 高校应从重从严处理
在走访中,北京建筑大学一名公共课老师告诉记者,对于学生找替课的情况他有所耳闻,但他相信这样做的学生属于少数。“大部分学生都是守规矩的”。他称,大课都有上百人来听,学生的名字和样子,的确有对不上的情况。对于找人替课,该名老师称,一旦发现学生这种欺骗自己,欺骗老师的行为,肯定会严肃处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此表示,替课是一种学生失信的体现。他称,为防止学生逃课,一些高校除课上点名外也采取了很多办法。像打卡上课、指纹签到等。甚至有学校老师每节课后,拍摄教室同学合影,作为“证据”。
“大学生不愿自己上课,找人替课,甚至花钱找人替课,这是一种丧失诚信的行为。”储朝晖说,上学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想方设法进行逃课,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同时,他认为,学校和老师也要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增加课程多样性,让学生爱上上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北京市康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立宏对此表示,目前法律惩戒的主要是替考国家级考试的行为,比如替考成人考试、职称考试、高考等。校内替考,虽然不违法,但也涉嫌违规。根据大部分高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开除学籍。
吴立宏表示,高校应该加强对替课替考的监管工作,建立起严格的教学和考试机制。同时,高校应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尤其将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对于替课替考等违反校规的行为,学校要从重从严处理,进行相应处罚。
同时,他建议高校提高任课老师的责任感,如果发现学生出现替课替考情况,对监考和科任老师也进行责任追究,以严肃学校的校纪校规。
吴立宏提醒学生,应充分认识到替考作弊行为的危害性,遵纪守法,诚信考试,不要拿前途开玩笑。

北京有高校学生靠替课月入数千元,中介还参与分成,这看似笑话,却让人一点也笑不起来。其原因至少有三:
其一,从学生角度说,替课是一种失信行为,也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说,“大学生不愿自己上课,找人替课,甚至花钱找人替课,这是一种丧失诚信的行为。”因为上学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想方设法进行逃课,是一种对自己前程不负责任的做法。其实,失信的岂止是找人替课的学生?靠替课赚钱的学生,做人不是同样没有底线吗?明明知道对方不想去上课,不是拒绝给对方替课,而是投其所好,将此视为一种赚钱的商机,奔着金钱而去替课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也应该受到谴责。在这个问题上,找人替课和替人上课,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
二是从教师的角度说,学生替课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大问题。因为许多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职务晋升中,主要看论文数量、课题研究等方面成果,而课堂教学所占的权重不大,这一评价机制导致许多教师将课堂教学当成副业,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个茶杯,从头到尾满堂灌,学生听没有听,听懂了没有,教师全然不顾,不少教师尤其是公共课教师,从来不与学生互动交流,坐在下面的是不是自己“嫡系”学生也茫然不知,这样的课堂注定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这也给学生替课提供了机会,可以说,高校学生替课现象严重,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是从管理的角度说,学生替课说明高校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存在很大漏洞。报道中提到,学生不想上课,可以公开地在高校替课群里发布消息,寻找替课者。学生肆无忌惮建群吆喝,甚至有中介从中渔利,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如果不知道这一情况,就是明显的失职,知道了却睁一眼闭一眼不闻不问,更是一种渎职。有的高校为了防止学生逃课,除课上点名外也采取了很多办法,像打卡上课、指纹签到等。甚至有学校老师每节课后,拍摄教室同学合影,作为“证据”。但是这么做的效果却乏善可陈。
要杜绝学生替课现象,光在点名、签到上做文章还远远不够。高校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从整顿学风抓起,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努力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加大对逃课、替课的检查和惩罚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严把毕业关,对不合格学生坚决说“不”。此外,还要狠抓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减少混课、水课,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听、喜欢听,教师上课上得有声有色,学生听课听得有滋有味,教师有成就感,学生有获得感,还会有人逃课或花钱找人替课吗?

网友评论:
我们学校才十五二十的一节课
价格好高啊。我们学校都是15
乱抬价…扰乱市场
这些孩子莫非是傻子?家长千辛万苦供你们读书,到头来你让别人替你上课还要给别人钱,这不是糟蹋钱的败家子吗?
没有啦,很多人代课,都是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在水课上,一般都是利用那个时间做其他重要的事情。别跟我说没什么水课,水课多得一匹。两节课可以完成的实践上机课,愣是用了两个星期。
不知道那些请人替课的学生,尤其是这样的学生的家长看到以后怎么想?

看为什么请替课吧,有的讲师实在是浪费时间,不替课又影响成绩
现在的学生都这么有钱了
我们学校也有 还美其名曰“勤工俭学”
没毛病啊,这又不犯法,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何乐不为呢,五十块钱不是钱呐
结果专科生天天听课超过了本科生,实现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