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交警涉嫌酒驾 导致一死两伤真相正在调查中
三岁孩童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在广西一名执法交警却知法犯法。近日发生在广西的一件酒驾致死事件引起网友的注意,事件导致一死两伤,调查发现肇事者竟然是当地交警大队民警,让人无法接受。如此猖狂的执法人员该如何处置,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

近日,广西的一次酒驾事故告诉我们,对酒驾不要抱有侥幸心理。2019年7月2日17时许,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洪晚村良丰屯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2名路人受伤,一名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伤者仍在抢救中。而肇事者,是该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而且涉嫌酒驾。
经查,交通肇事者为巴马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罗晓韬,涉嫌酒驾。目前,罗晓韬已经被刑事拘留,相关的案件调查和善后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作为一名交警,对酒驾的危险肯定有足够的认识,之所以敢酒驾,除了觉得自己不会被查以外,肯定认为自己不会发誓事故。然而,最终的结局没有像他想的那样!连对酒驾无比熟悉的交警都保证不了酒驾不出事故,其他人又如何能够保证。
喝酒开车,不像清醒的时候一样,即便感觉没喝多,可能也会出现失控的情况。虽然喝酒开车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事故,但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让无辜的群众承受受伤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
我们不能因为酒驾未必发生事故,就可以放松要求。禁止酒驾,哪怕只能挽救1个无辜群众的生命,也是巨大的成功!生命高于一切!
那些喜欢喝酒还开车的人,可能会觉得不方便,但不能因为这点不方便就让别人承受失去生命的风险!
喝酒了不驾驶是基本的常识,但是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在酒后也在驾驶车辆,这样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酒驾致死怎么判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醉酒驾车如何认定
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按血液中酒精浓度的不同来区分的。按现行标准,血液酒精浓度在0.2—0.8mg/ml(不含0.8)之间,属于酒后驾车,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血液酒精浓度在0.8mg/ml(含)以上时,属醉酒驾车。按照《安全法》,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据经常处理交通事故的民警说,酒量好坏和血液酒精浓度其实没有关系。

酒后无证驾驶的处罚
(1)机动车驾驶人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可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或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可并处拘留15天的处罚
在吃饭喝酒的时候总是有这样一句话叫“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酒驾和醉驾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驾驶行为,喝酒不开车也是保障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遵纪守法的表现。

喝酒能够检测出酒驾,而吃荔枝、吃蛋黄派、用漱口水这些简单的行为,都可能会让你“醉”,显示出“酒后驾车”的结果。不过,这样的“酒驾”只是假性的,稍作休息便可恢复。
水果类:荔枝、榴莲、橘子等
测试中,志愿者吃下两颗荔枝后,呼出的酒精含量可达34mg/ml,已达酒驾标准。
交警表示,这些看似与酒相去甚远的水果,由于所含糖分高,只要存放时间长了,都可能因发酵产生酒精,导致食用后口腔内的乙醇含量突然升高,变成假性酒驾。所以大家平时吃放久了的猕猴桃会感到有一股酒精味,就是这原因。类似水果还有橘子、榴莲等等。
糕点面包类食品:蛋黄派
除水果外,一些糕点面包类食品也会造成食用者“假性酒驾”的后果。
据交警测试,志愿者在吃下一个蛋黄派后,呼出的酒精含量可达142mg/ml,已达到醉驾标准。这是由于蛋黄派中含有食用酒精,但是不用怕,过10分钟后再进行检测,酒精含量就降至5mg/ml。
据了解,类似的糕点面包属于发酵食品,若发酵时间过长或放置时间较长,酵母进行无氧呼吸就会产生乙醇。如果此时你再来瓶运动型饮料,比如红牛,那就会加速你体内的酵母发酵,酒精浓度在悄无声息中上升了。
酒糟类食品:黄泥螺
在各类食物中,颇受中国人喜爱的酒糟类食品,由于在烹制过程中添加的“食用酒精”、料酒、酒酿发酵等,吃多了都很有可能触发酒精检测仪。一般而言,大约要在10分钟之后口腔内的酒精浓度才能恢复到0。所以酒糟类食品也是一类引起假性酒驾的“元凶”。
测试中,志愿者在吃下一点黄泥螺后,呼出的酒精含量可达174mg/ml,已达到醉驾标准。志愿者在喝下两口酒酿后,呼出的酒精含量可达158mg/ml,已达到醉驾标准。
药品、个人清洁用品类:漱口水“酒劲”最大
只要不吃这些食品,就能避免这样“尴尬”的酒驾?那可不一定。徐汇交警还对药品、个人清洁用品类物品做了相应测试,发现原来漱口水的“酒劲”最大!
志愿者在用漱口水漱口后,呼出的酒精含量超出550mg/ml,已达到醉驾标准。在用清水漱口后测试值仍有135mg/ml,再经过10分钟后,酒精测试含量才降至8 mg/ml。
此外,市面上售卖的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乙醇,喝过藿香正气水相当于是喝了高度白酒。类似药品还有止咳糖浆等。

假性酒驾怎么办?
有哪些日常食材、水果含有酒精成分?醉蟹类、朗姆酒味的蛋糕、冰淇淋,酒心巧克力、提拉米苏、蛋黄派等甜点均含有酒精。糟卤类、酒酿圆子、腐乳等家常小菜也有酒精。水果中的榴莲、荔枝、苹果、猕猴桃、香蕉、葡萄、梨及其干制品,储存不当,也会产生酒精。此外,含有乙醇的漱口水等,也都含有酒精成分。驾驶员开车前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如果驾驶员吃了上述食物或者使用了漱口水,最好休息半小时后再开车;如果不知道自己误食了这些食物,跟警察蜀黍好好交流沟通,休息5到15分钟或者清水漱口后再测,基本上数值就归零了。如果依然是“酒驾”,还可要求进行血液检测以证清白。
假性酒驾不可怕,但真酒驾最可怕!警方提示: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药品达到一定量时,如体内酒精含量达到规定的酒驾或醉驾标准,即构成酒驾或醉驾违法。警方表示,任何涉酒驾驶行为都是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警方将始终保持严查重处的工作态势,请广大驾驶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勿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