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水上乐园溺亡事件回顾 溺水真相将在调查后公开
夏季炎热很多朋友选择去海边或者水上游乐园玩耍,在此期间我们除了游玩更重要的是注意安全。近日在河南一所水上游乐园发生一起溺水死亡事件,当时场内有很多游客和保安,均未发现女子异常。女子被救上岸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救治,还是离开了人世。

6月30日,河南禹州植物园水上乐园发生一起意外死亡事件,一对母子游泳时不幸发生意外,母亲溺水身亡。10名安全员在儿童区和深水区来回巡逻,可事发时,并没有人发现有任何异常。医护人员对女子持续抢救了1个小时,遗憾地是,男孩再也无法听到妈妈说话了。
网友拍摄视频显示,事发时泳池内有大量游客。根据目击者所提供的消息,溺亡的那名女子大概在30岁左右。当天她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玩,女子是在深水区溺亡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出于安全考虑在深水区的水也并不是很深,一名1米75的工作人员称深水区的水根本不会过自己的肩膀。人正常溺水之后都会扑腾一阵子引起他人关注,不过现场的十名安全员并没有发现异常。等到有人发现情况之后,及时的将女子打捞上来进行抢救,不过并没有成功救活。

在7月1号的时候,该水上乐园也发布了通告称,因为设备故障先停业一天,而对于女子在游泳馆内溺亡的这件事情根本不提。 该水上乐园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正在和家属协商,因为涉及到家属的个人隐私,所以暂时不方便公布相关细节。同时工作人员表示发生这件事情应该是有一定原因的,水上乐园现场有十个安全员,女子被淹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情。根据相关急救医生提供的消息,在他们到达现场之后也就立即对该女子进行施救,经过一小时抢救之后发现病无生命特征,所以就放弃了抢救。

现在水上乐园的负责人表示在和家属达成协议之后会公开相关的细节。同时他们也已经报警,让警方来做责任认定。不过当地的安监局市场监管局均表示没有收到相关的通告信息。他们也会尽快安排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介入调查,目前本案件还在调查审理过程之中。根据游泳馆所发布的公告,该游泳馆7月3日还会正常开业。
网友评论:
网友:以后都不敢去任何游泳池游泳了,心有余悸啊,生怕地方不干净。
网友:心肺复苏动作不对,浪费时间。按压位置为胸骨下三分之一,按压频率为100到120次每分,按压深度为5到6厘米,按压与呼吸之比为30比2,而且按压时肘关节不能弯曲。
网友:好惨啊。
网友:大禹州啊,这貌似刚开业没多久。
网友:好吓人啊……瑟瑟发抖。
夏日炎炎,溺水事件频发,如果我们自身或他人溺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溺水自救
抽筋了怎么办?
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
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3.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来人呀!”
抽筋时,我们如何自己处理?
1.手指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又迅速握拳,如此反复数次,至解脱为止。
2.手掌抽筋:用另一手掌将抽筋手掌用力压向背侧并作震颤动作。
3.手臂抽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如此反复数次。
4.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
当痉挛缓解后,采取仰泳姿势,慢慢游回岸边。

二、不会游泳者如何自救?
不会游泳者, 不必惊慌,保持冷静,头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此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
二、水中救助
发生溺水者,应保持冷静,呼叫他人,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一起救助,切勿盲目,应量力而行,并拨打120/999。
1.救护者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若没有救护器材,会游泳者可下水施救。
游近溺水者的正确方法:
一般采用速度较快的抬头爬泳,亦可采用头不入水的蛙泳,以便观察溺水者的情况。当游到距溺者2-3米处,深吸气后再接近溺者,以保证自身体力。如溺者面向自己,则潜入水中,游到溺水者身旁,两手扶住其髋部将其转至背向自己,然后进行拖运。
另一种方法是正面游近溺水者后,用左(右)手握住其左(右)手,用力向左(右)边一拉,借助惯性使溺者的身体背向自己,然后进行拖运。如溺水者背向自己,可直接游近溺水者,用手托其腋下,使其口鼻露出水面后进行拖运。
拖运:一般采用侧泳或仰泳进行拖运
侧泳拖运法是救护者侧卧水中,一手扶住溺水者,一手在体侧划水,两腿用侧泳蹬剪水的动作。
方法一:一臂伸直托住溺水者的后脑,一手在体侧划水,两腿用侧泳蹬水的动作。方法二:左手(右手)从溺水者的背后沿左(右)肩通过溺水者的胸前,握住右(或左)腋窝后面的肩背,右(左)手在体侧划水,腿用侧泳蹬水前进。
‚仰泳拖运法是救护者仰卧水中,一手或两手扶住溺水者,以反蛀泳腿的动作使身体前进。
方法一:救护者仰卧水面,两臂伸直,两手扶住溺者的两颊,用反蛙泳腿动作使身体前进。
方法二:仰卧水面,两臂伸直,以两手的四指挟着溺者的两腋窝下,大拇指放在溺者的肩胛骨上,以反蛙泳腿动作使身体前进。

三、地面救助
溺水意识不清者被救上岸以后是否需要控水呢?
控水法主要是利用重力将水从溺水者的呼吸道中排出。然而,首先,淡水进入肺会很快被肺泡吸收;其次,即使是海水溺水,能被控出来的水大多也是胃里的(这一部分不控也罢)。溺水者的死因往往不是喝水太多,而是反射性的窒息,也就是短时间溺水(干性溺水),虽然被及时拖上岸,但未获得有效救治而导致的急性猝死。如果这时用控水的方法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会使溺水者胃中的物质沿食道流出,从而堵塞呼吸道,使溺水者无法正常呼吸。美国心脏协会的指南建议也称,没有证据表明水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因此不要浪费时间去用腹部或者胸部冲击法控水。由此可知,控水在溺水急救中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正确方法:
溺水者清醒,且有呼吸和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昏迷,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昏迷,无呼吸脉搏:立即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是为ABC急救顺序。此为窒息性心脏骤停的最佳急救顺序,与心源性心脏骤停的CAB顺序略有不同。同时切记呼救120.持续心脏复苏至患者恢复呼吸脉搏或者急救人员到达。
夏季去海边游玩、进行水上项目的人们依旧是络绎不绝,在我们戏水消暑的同时,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家长要时刻看管我们的孩子,增加责任心,以身作则,加强教育和看管,防止和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