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和盛放归死亡 或遭不明动物攻击死亡原因揭秘(3)
“倩倩”在经过3个月的完全野外环境下的生存训练后,考虑其在冬季野外条件下适应性可能出现问题等因素,自2016年9月再次进入石棉栗子坪放归适应场(360亩)进行训练。在此期间,“倩倩”完全自主采食野生竹类,目前,健康状况良好。

网络配图
综上,大熊猫野放研究是一项长期、科学、系统的研究探索过程,熊猫基地在这项工作中,是参照和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且经过科学论证而实施的。鉴于目前我国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属于科学探索的实验阶段,需要通过逐步过渡培训、放归试验、科研数据采集和野外生存环境监测等诸多阶段的工作和步骤后才得以实现真正的野外放归。在初步探索实践阶段,根据大熊猫野放科学研究的工作需要,熊猫基地不宜也从未对外发布有关野放研究的相关工作。
今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制定更为系统、严格、科学的计划,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扎实开展工作,进一步推进野化放归研究,以便早日实现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的成功。在此,熊猫基地向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