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客纳斯湖水怪是什么 揭秘喀纳斯湖水怪真相大白(3)
该鱼生长迅速、肉味鲜美细嫩,是湖中个体最大、生长最快的鱼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额尔齐斯河、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图门江、鄂毕河、累马河、南至鸭绿江流域。是一种生活在冷水中的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主要以鱼类为食,在喀纳斯湖捕食最多的是湖拟鲤,此外,还有尖鳍鮈、真鱼岁 、北方须鳅等。与多数鱼类一样,哲罗鲑需要进行洄游完成其生活周期。夏季它们生活在山区与山麓的冷水支流中,并在此产卵,深秋游入主河道越冬。

在新疆,于上世60年代额尔齐斯河发现“大红鱼”。据记载,在布尔津河日捕获量可达30-40尾,最大个体38公斤;80年代初,在喀纳斯湖捕到一尾,长170厘米,重52公斤;1999年5月16日在布尔津河冲乎尔乡河段捕获一尾,长142厘米,重46.6公斤。可见,新疆哲罗鲑曾具有相当的渔业生产力。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过度捕捞,在河道中开采黄金对河床的毁坏,生存水域环境的破坏,新疆哲罗鲑数量急剧减少。
考察证实,在喀纳斯湖水体中,除“大红鱼”外,无其他大型水生生物。因此,传说中的哈纳斯“湖怪”非“大红鱼”莫属。
1945年在黑龙江捕获一尾80公斤重的哲罗鲑,是迄今为止在黑龙江捕到的最大个体。上世纪80年代末,在喀拉额尔齐斯河捕到一尾,长约200厘米,是迄今为止新疆境内捕获的最大的个体。
媒体披露的“大红鱼”,主要来自以下报道。向礼陔(1986)估计,“所见到的喀纳斯湖‘大红鱼’,一般体长3~5米,最大的可达10多米。这种‘大红鱼’在喀纳斯湖可能有数百条”。袁国映(1986)报道,所见“大红鱼”总数有近百条,粗略地目测,最大的鱼头宽近一米,鱼体长约10米。以后,又再次见到过更大的“大红鱼”,其体长超过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