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毛遂自荐的故事和成语的由来 揭毛遂怎么死的
毛遂自荐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这是一个成语,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用到。那么你知道毛遂是谁吗?知道这个成语是如何来的吗?毛遂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才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成为人尽皆知的人物。最后这位拥有三寸之舌的毛遂怎么死的呢?下面女人屋小编为你讲述毛遂自荐的故事。

毛遂,东周战国时期赵国人,为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毛遂自荐前往,平原君和楚考烈王谈判时,毛遂直说利害,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
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平原君问:"毛先生至赵国几年?"遂答:"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诵,是先生无才能也。"毛遂答: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心悦诚服,率毛遂等二十人前往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