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圣旨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怎么断句(3)
元朝
元朝为蒙古族统治的封建王朝。汉文诏书使用“上天眷命皇帝圣旨”起头,蒙文诏书则使用“长生天的气力里,大福荫的祐助里皇帝圣旨”。

明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奉天承运这个词真正使用在帝王诏书上,却是从明朝开始。
明太祖初,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于皇帝所执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与臣下诰敕命中必首称“奉天承运皇帝”,后相沿成为皇帝在重大场合所颁诏书中的套语。以“奉天承运”一词加于“皇帝”之上,以此来凸显皇帝的合法性和神圣性以及皇权的至高无上。明太祖制定”奉天承运”一语,虽源于秦朝时期的君权神授理论,但直接继承于元朝诏书的起头语,史载“上以元时诏书首语必曰‘上天眷命’,其意谓天之眷佑人主,故能若此,未尽谦卑奉顺之意,命易为‘奉天承运’,庶见人主奉若天命,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另外,现代很多人将其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是错误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书写时,由古代有“平抬”的书写习惯,所以“天”和“皇帝”须换行顶头书写,以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