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圣旨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怎么断句(2)
据考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最早使用者是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就是“奉天承运”中的“奉天”其实指的就是奉天殿,取意遵照天意,即皇帝的权力受命于天。而奉天殿正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建的。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造了一座皇城,并将其中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后来建紫禁城时,又将奉天殿原封不动“搬到了”北京。

关于此一说,清朝大学者俞樾也有考证。“他在《茶香宝续钞》中说:“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于明朝,还有一个依据,就是朱元璋所捧得大圭上面刻着“奉天承运”这几个字。此说法来源于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
其实,明朝圣旨的开头并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即“奉天承运皇帝”朱元璋颁布的诏书。而“承运”指的是继承心声的气运,实指君权神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意就是,皇帝遵照上天的旨意,对你下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借用天命,无非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