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换糖什么意思为什么犯法被禁止(4)

事实上“鸡毛换糖”好处并非至此。如廿三里镇(公社)办的廿三里羽毛厂,就是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的,当时它解决了农村数千人的就业问题,换回了外汇,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可谓利国利民。直到1982年后,市场逐步向义乌县城集中民展,终成今日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世界,而廿三里的敲糖人正是义乌小商品世界的“始作俑者”。
在义乌,鸡毛换糖作为一种文化,推动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浙商十大标志性事件中,鸡毛换糖名列第一位。 它历史源远流长,是一种毫厘争取,积少成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善于变通、刻苦务实的实干精神。鸡毛换糖文化已经成为义乌重要的城市文化,有餐馆用鸡毛换糖作为部分名称来吸引顾客。义乌人也正用这种精神文化激励下一代不忘吃苦,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