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是真的吗(4)
据《三国志?马良传》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何为“物故”呢?据《三国志?刘璋传》记载:“瑁(刘瑁,刘璋的哥哥)狂疾物故。”裴松之注解说:“魏台访‘物故’之义,高堂隆答曰:‘闻之先师:物,无也;故,事也;言无复所能于事也。’”所谓“物故”其实就是指死亡。

而说马谡“下狱物故”,就是说马谡死在了监狱之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马谡并没有被诸葛亮斩杀。当然,死在狱中也并不一定就如大家所言:马谡是病死在狱中的。马谡不死不足以平民愤、树军威,但诸葛亮又不忍心将他斩杀,他最有可能也是最有尊严的死法当是自杀。
此外,裴松之在《三国志?马良传》注中引《襄阳记》的记载说,马谡临死前曾给诸葛亮写信:“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意思是说,马谡希望诸葛亮能够效仿古人杀鲧而重用鲧的儿子禹,帮他照顾家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谡交代后事时并没有见过诸葛亮,不然他也不必写信,这也可以证明诸葛亮并没有挥泪斩杀马谡。诸葛亮虽然没有挥泪斩马谡,但马谡死后,他确实为之痛哭流涕,并且亲自到马谡的家中祭奠马谡,还替他抚养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