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什么用和珅而且对他宠爱有加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5)
嘉庆做了皇帝,但朝政大事还得听命于太上皇乾隆,所以对和珅还不得不加以周旋。这时,和珅依然位居相国,嘉庆称他为相公而不呼其名,以示尊重。每当有什么事情要奏明太上皇,嘉庆有意叫和珅代奏。有人提出非议,嘉庆说:“朕方依相国理四海,何可轻也。”其实,这是稳住和珅。和珅为了探听嘉庆的真意和动静,特意推荐他的老师吴省兰帮嘉庆抄录诗章。嘉庆看穿他的用心,所以写诗也不露声色。和珅以为嘉庆不会有什么不利于他的举动,就安下心来。

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归西,嘉庆亲政,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制裁和珅的计划,自然启动。把和珅抓起来交大臣会审,下诏宣布了和珅二十条大罪,其中第一条大罪是“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可见和珅弄巧成拙。嘉庆又派人抄和珅的家,整整抄了五天五夜才点清楚。发现和珅聚敛的家财竟然超过了大内,连嘉庆也为之震惊。
嘉庆皇帝曾问军机大臣吴熊光:“人说和珅有异志,究竟有没有?”吴说:“凡心怀不轨的人,必收买人心。而和珅这个人,无论满人、汉人,几乎没有人归附他的,他即使想图谋不轨,又有谁肯依从他/”嘉庆又问:“那么,我治他的罪,是否操之过急了?”吴光熊说:“不敢快治他的罪,恐怕会另生事端。发之速,是义之尽;收之速,是仁之之至。”和珅被抓经过审讯,内外大臣都主张按大逆罪凌迟处死。嘉庆终因他是父亲的宠臣,如押赴刑场,有所不便,改为赐他自尽。并下谕廷臣:“凡为和珅荐举以及奔走其门者,悉不深究,勉其 改,咸与自新。”
和珅的大儿子丰绅殷德是固伦和孝公主的驸马。这位公主是嘉庆的妹妹。逮捕和珅,公主进宫向嘉庆再三求情,由于嘉庆要除掉和珅的决心不可动摇,公主的请求也无济于事。不过嘉庆还是顾全妹子的颜面,没有治丰绅殷德的罪,还保留了他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