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谁发起的怎么平定的对中国有什么影响(4)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十月,唐代宗继位,启用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北征,并借助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败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连连取得大胜。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
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