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拒绝接受监管 这次滴滴可能真的摊上大事了
近年来滴滴出来许多的事情,让许多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网约车的安全上,根据广东省交通厅的消息透露,其实目前已经有二十多家网约车的平台已经在广东省获得了经营许可证,但是在网约车滴滴完全属于行业第一,而无论是在广东省还是全国范围内,滴滴拒绝接受监管,这个情况结合当下发生的一些事情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如今对于网约车的快速发展,该行业的监管部门出现了一些监管滞后的情况。而近期发生的顺风车奸杀案也是再次让人关注网约车的安全。在26日的晚上,有不少的部门都约谈了滴滴,在深圳根据滴滴平台向政府的监管部门所传输的网约车数据显示,其中顺风车的数据没有上传,在该平台内目前有接近5000名驾驶员,其中有2000台车是没有取得营运证件的。

即使是相关的政府部门早就介入了,但是滴滴依旧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在东莞约谈滴滴的通报当中,滴滴公司之前所承诺的整改措施一直都没有落实。之前承诺从6月开始不会再给非东莞车牌的车辆派发订单,但是依旧有市民反应在晚间时段依旧会有出现不是东莞车牌接单的情况。

其实滴滴不仅仅是在广东出现了拒绝把所有数据接入政府部门监管的情况,并且还迟迟不肯提供详细的关于滴滴驾驶人员还有运营车辆的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的滴滴都是如此的。所以,很多时候政府部门也没有办法进行针对性的执法,只能靠一些最为原始的围堵来进行执法。这次滴滴在九月底再次进行整改之后,各管理部门都会获得有关于滴滴所上传的完整的数据,之后再进行一些有效的清退处理,预计能够在今年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