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为什么不敢挖雍正陵墓 历史真实雍正墓地在哪(2)
据说,清朝帝后陵地宫中的帝后是按易学的方位安排葬入尸身朝向的。皇家所依据的葬法是易学文化方位。易学文化方位包括河图方位和洛书方位,洛书方位又称九宫方位。“太乙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洛书之数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按洛书的说法,数字与人体间的关系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横竖斜皆合于十五。从方位上看三为东方,九居南方,七居西方,一居北方,五居中央;二、四、六、八分别居于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四处。由于易学文化方位以“东方为左,西方为右,南方为前,北方为后”。从而帝后在入葬方位上既是躺下为头北脚南,坐起是面南背北,处于君临天下的态势。帝后陵的整体建筑方位与地宫方位均相同。雍正帝的泰陵是没有被盗过的清代帝陵,并且还是清初期丧葬文化向中原汉文化过渡的重要时期,雍正帝尸身的具体摆放位置是什么样,有待进一步考证。

清西陵里雍正的泰陵最为引人注目,不在于它在清西陵是首陵,规模最大。而是在于雍正究竟是不是金头入葬,究竟是不是被刺杀而死。在1975年清理了清东陵乾隆地宫以后,学术界不断鼓吹要求发掘泰陵,而且泰陵宝城琉璃影壁旧有盗洞一个,泰陵地宫一直被认为早就被盗。1980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泰陵地宫进行清理发掘。1980年4月8日,正式发掘泰陵地宫,河北省,保定市和易县文物局的头头们亲临现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