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端午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揭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3)
中国各地端午节习俗
广东人过端午节有很多独特的习俗,但不少习俗现在人们已经很少听说,比如挂香包、点艾条等。广东地区现今传承的习俗主要有扒龙船、食粽、挂艾草条、放纸鸢(风筝)、家庭午饭大餐、洗药水澡(煲苦草麦药水给小孩冲凉,青年人即流行到海或江河冲凉)等。地处亚热带的广东为适应这炎热的天气,很早就在“五月端”这一天,采取各种措施防毒、消暑、避灾,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风俗。南方江河水网纵横,水上竞技活动也历史悠久。广东人在习俗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让端午更有节味儿,除了吃粽的习俗外,还具有全民防疫健身的丰富内涵。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桐庐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葚,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