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意思和典故是怎么来的(2)
刘秀做了皇帝之后,就征召宋弘到洛阳任太中大夫,掌议论朝政。建武二年,(公元26年)被提拔为大司空,封构邑侯,后又改封宣平侯。宋弘贵为三公封侯,但仍旧为官清廉,所得傣禄租税等收入,都用来赡养、接济宗族亲戚,自己家中并无什么资产,他的清廉为人们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间宋弘:“天下有哪些博学之士可用?”宋弘便推荐沛国的桓谭,说他学识渊博,通令博古,几乎赶上西汉的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光武帝召来桓谭,让他做议郎。
刘秀听说桓谭善于弹琴,每次举行宴会时,都叫桓谭弹琴。皇帝十分欣赏他精湛的演奏。宋弘知道后很不快,后悔当时不该推荐桓谭,原是希望他以道德、学问辅佐皇帝,而今他却以郑卫之声以乱雅乐,可算不上忠正之臣了。就把桓谭找来,当面责备,并正颜厉色地说:“你看,是你自己改过呢,还是本宫依法纪弹劝你呢?”桓谭叩头认错。
后来,刘秀召集君臣聚会,又让桓谭鼓琴。桓谭见宋弘正在盯着他,心中一阵紧张,结果弹走了声调。刘秀煞是奇怪,就询间原因。只见宋弘离开席位,摘掉官帽,向皇帝谢罪道:“臣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以忠正之德来辅佐陛下,如今使皇上沉酒于郑卫之声,这是臣的罪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