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黄鹤楼的传说故事和黄鹤楼的由来(4)
历代文人都登楼作赋,以是怀记。唐代大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更是垂绝千古。相传李白曾登楼欲赋诗,却感叹“眼前有景道不成,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为之敛手。后人也有“祢衡洲上千年恨,崔颢楼头一首诗”的赞誉之词。

长江汉水皆交汇于此,隔长江龟山蛇山相望,毛泽东曾有“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菩萨蛮•黄鹤楼)的诗句。古琴台位于龟山之上,相传是古代舆伯牙和钟子期知音听琴之处。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