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战犯特赦后的情况 自由后他们做了什么
1959年为了庆祝国庆十周年毛主席提议对那些改恶从善的战犯和一般服刑的刑事罪犯进行特赦。在1959年的12月第一批特赦人员名单公布,功德林中的十位国民党战犯拿到了特赦令,他们成为了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被特赦的这十名国民党战犯中有九位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曾经个个身经百战、叱咤风云,前一周他们还在功德林接受劳动改造,如今的他们已经重获自由,突然之间不知道做什么,他们的人生面临重大的改变。
经过十年改造他们最希望的就是解甲归田,能够过上与世无争的安稳生活。特赦后周恩来曾问他们最想做什么,杜聿明会做木工,还会修卡车,他表示可以做一名木工。邱行湘说他有力气可以做搬运工;杨波涛出身农民,他表示要回家种田。

周恩来听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后表示虽好但同时又提醒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有责任和义务将这段亲身经历写出来告诉后人。杜聿明开始不明白周恩来的话,后来周恩来介绍,他打算在全国的各个省市政协机关设计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被特赦人员会以文史专员的身份,进入到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
1961年上级宣布了这项任命书,给每一位特赦的人员都安排好了去处,让他们正式的参加国家机构工作,而且还会正常发放工资,还有分配的公房和高干享受同等保健。

随着战犯被不断特赦,文史专员工作者不断增加。杜聿明等人都是重大历史事件见证者,他们入职后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他们中的每一位都认真的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很多引起了不少的反响。
不可否认这些文史工作者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个个被揭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看周恩来当初设立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决定。
版权声明:本文系 Ada小姐 授权勒蒂屋独家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及摘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