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屈原与李白自我形象的差异 屈原与李白的地位哪个更高(3)
(一)浓厚的主观色彩 李白诗歌个性鲜明,感情强烈,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非凡的艺术形象 。 他的每一首诗作都能让人感觉到诗人的形象在其中,“我”字的频频出现,处处留下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某些诗抒发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二)丰富奇特的想象 广泛采用夸张、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又借助幻想或神仙传说构成浪漫主义雄奇的艺术境界。 夸张、比喻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幻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清新明快的语言 李白诗歌主导风格是豪放飘逸,同时又有清新明快的一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如:《朝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 再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写有大量的乐府诗,几乎占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他最擅长的七言歌行,其渊源本起自乐府;而用为唐代乐府的绝句也正是李白所运用自如的。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