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闯王李自成为什么起义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解说(2)
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崇祯二年(1629年)冬,后金兵大举南下,京师吃紧。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于是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

李自成起义最初参加起义时在高迎祥手下做“闯将”。没过三年高迎祥就被孙传庭杀了,所以高迎祥的部下推举李自成为新“闯王”,这就是李自成为何会起义并建立自己的政权的原因。在李自成还是闯将的时候就展出自己的谋略胆识,在潼关战败后,率领仅剩的十余人在山西边区修养声息,第二年就东山再起了,可见李自成的领导能力还是高于一般人的。
综合概括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有五个。第一个原因,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没有建立一个牢固的根据地,这就使得他没有一个巩固的后方,在同清军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作战之时不能集中兵力,顾此失彼。早在李自成攻破洛阳时,李自成的副军师李岩就建议他以宛、洛为中心建立根据地,设立官府,发展生产,然后再逐步向外拓展。但是李自成由于各种原因,对李岩的正确意见没有采纳。以李自成为首的陕西将领认为经营宛洛并不重要,不断的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次是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主张北征幽燕(即北京),只有军事宋献策和副军师李岩建议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大顺政权应该以巩固目前所占的山东、河南、湖广等地盘为先,待到把这些地盘经营好了之后,再进行北伐。但很多人沉浸于大顺军对明朝军事作战的巨大胜利当中,他们最在乎的是军事的胜利,而对于招抚流民,发展生产,迅速的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要么不在意,要么认为这不是当务之急,就否定了这个正确建议。于是,大顺政权得以巩固根据地、使自己站稳脚跟的第二个机会也是最后一个机会就被浪费掉了。由于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待到大顺军打了败仗之时,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一触即溃,原有根据地的老百姓也不支持大顺军,这使得大顺军只能不停的逃遄,以至于最后被消灭。